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入展优秀作品抢先看及本刊评论——王梓帆

点击关注
2024-06-26


作者简介





王梓帆,国家地理EU认证,图虫签约供稿人,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热爱摄影拍摄近十年,佳能(Canon)党摄影师。




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入展佳作抢先看及本刊评论


      冯骥才先生的《挑山工》让我们读到了挑山工群体的艰辛,这两张作品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们背后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课文《挑山工》中, 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挑山工们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形象。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和汗水,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也挑起了社会的责任。他们的付出虽然平凡,但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让我们为之动容。这两张作品,仿佛能够让读者听到挑山工们那沉重的呼吸声和坚定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那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勤劳和坚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们。





佳作点评







《挑山工》组照一      王梓帆/摄


      王梓帆的这张作品记录了挑山工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工作场景,有助于人们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坚韧品质。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这张照片可以作为教育素材,引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并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
      照片成功捕捉了挑山工在户外工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形象。摄影师通过焦距和景深的选择,将焦点集中在了前景的挑山工身上,同时利用背景的模糊和周围环境的衬托,使主体更加突出。此外,两位挑山工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背景的石阶都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照片中的光线柔和而自然,没有过于强烈的阴影或反光,有利于突出主体的形态和表情。朴素的着装使得挑山工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周围郁郁葱葱的植被也增强了照片的生动感和自然感。
      照片中的挑山工表情专注,目光坚定,展现了他们勤劳、坚韧的品质。同时,背景中宁静而忙碌的环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氛围。照片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挑山工的辛勤与付出,进而引发对劳动者尊重与理解的共鸣。
      摄影师能够捕捉到关键时刻的画面,同时对光线、色彩和构图等元素的把控也体现了摄影师较高的技术水平。照片在后期处理上没有过分修饰,保持了原始的自然感和真实性。同时,适当的裁剪和构图调整也增强了照片的艺术效果。




佳作点评







《挑山工》组照二      王梓帆/摄


      王梓帆成功地捕捉了挑山工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形象。摄影师通过焦距和景深的选择,将前景中的三个挑山工突出显示,同时背景中的树木和模糊人物也为照片增添了深度和层次感。这样的构图使观众能够一眼就能感受到挑山工们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这张照片采用了黑白色调,使画面更加简洁、纯粹,同时也突出了挑山工们的工作场景和人物形象。黑白色彩的处理使得照片更加具有历史感和经典感。尽管是黑白照片,但摄影师仍然捕捉到了挑山工们脸上的表情和肌肉的紧张感,这些细节的处理使照片更加生动、真实。
      照片中的挑山工们表情专注,全力以赴地推动着木杆,这种情感通过画面传递给了观众,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张照片能够引发观众对挑山工这一职业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能够激发观众对于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情感共鸣。
      这张照片记录了挑山工们的工作场景和辛勤付出,有助于人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照片可以作为教育素材,引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并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摄影师在捕捉这一瞬间时展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使得照片在视觉效果上非常出色。此外,黑白照片的处理方式以及细节捕捉的精准度都体现了摄影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正面拍摄的视角使得照片更加真实、生动,同时也展现了摄影师对于这一主题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这张照片不仅展现了挑山工们的工作场景和形象,也表达了摄影师对于这一主题的个人情感和观点。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对话小编,了解更多



近期活动 



1. 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2. 2024年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入会申请

3. 国家级杂志《摄影与摄像》月赛活动已启动

4.  庆“七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5.《摄影与摄像》杂志“特约摄影师”招募进行中


                                     


                                                          


          责编:马超越
           美编:马超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