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入展佳作抢先看及本刊评论——张金方

点击关注
2024-06-26
作者简介




张金方,1956年出生,大学毕业。天津市静海区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开始在区委宣传部从事摄影和宣传工作。2001年调入区新闻中心任职。
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新闻写作、摄影以及宣传管理。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新闻及艺术照片800余幅。1985年《爷爷享福了》获《天津日报》摄影大赛一等奖;2007年《有余长久》、《金鲫戏莲》参加首届中国民俗文化巡回摄影展,获优作品秀奖;2008年2月24日《天津日报》刊发《多彩画卷,动人诗篇—镜头里的团泊洼》艺术摄影专版;2008年《团泊新城一角》入选天津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摄影书法艺术展,并收入该作品集;2008年《老东乡今昔》(组照)获“金沽大地”纪念天津农村改革三十周年摄影展一等奖,并收入该作品集;摄影作品《喜聚》被《大众摄影》刊发;《当代愚公》、《动脉》、《甜甜的梦》、《山村春意》、《秋意》、《远古的呼唤》被《中国摄影报》刊发;2012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金方摄影集》;2014年《鸟瞰小康村》、《老萨与小萨》获第十六届天津市摄影艺术展铜奖和优秀奖;2015年《竞》(组照)获“2015美丽乡村”天津摄影大赛一等奖;《角逐》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年鉴-2014卷》,并获全国2015美丽中国都市风采网络摄影大赛优秀奖;2016年《鸟瞰西双塘》(组照)获天津市首届西双塘杯摄影大赛金奖;2016年《雀之灵》获第二届杨柳青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优秀奖;2016年7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在天津日报美术馆举办四人“新闻情缘”摄影书画作品展。20幅摄影作品被该馆收藏;2016年12月,《芦苇丛中享清闲》入选天津市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红色电影传承者》获天津市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金奖……现为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天津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编者按:张金方老师的《力与美》组照十幅作品,用镜头捕捉砖厂工人冒着七月流火的酷热,搬砖坯,并把砖坯送至窑里面的动人画面。作品表达出工人如铁钳般的手,粗壮的前臂等,充满着力与美,婉如一首动人的劳动者之歌。作品充满正能力,艺术性强,真的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佳作赏析


《力与美》组照(1)     张金方/摄

  张金方老师的《力与美》组照(1)这幅摄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搬搬砖坯农民工的辛勤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先,从细节处理上,工人皮肤上的灰尘和污垢直观地展现了他们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艰辛。这种真实的描绘让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付出和不易。
      其次,摄影师巧妙地运用黑白两色,增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使得工人疲惫而坚韧的表情更加突出。这种色彩选择不仅让照片更具表现力,还使得画面中的情感更加真实动人。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展示了摄影师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它不仅仅是一张记录劳动场景的照片,更是一个具有强烈叙事性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艺术作品。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感受到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幅摄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细节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搬砖坯农民工的生动形象。它让我们对劳动人民有了更深的敬意和关注,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



《力与美》组照(2)     张金方/摄

       张金方老师的《力与美》组照(2)这幅摄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搬砖坯农民工的辛勤与坚韧。照片中,农民工的双手仿佛铁钳般有力,沾满泥土和汗水,无声诉说着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黑白色调的运用,使画面更显深沉与厚重,强烈的光影对比更凸显了劳动者的专注与执着。
       照片中的劳动者,用双手搬运着砖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我们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幅作品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最真实、最朴实的劳动场景,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
       总的来说,这幅摄影作品以简洁而有力的画面,传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辛勤工作的赞美。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劳动者的价值,更加珍惜他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力与美》组照(3)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4)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5)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6)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7)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8)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9)     张金方/摄


《力与美》组照(10)    张金方/摄





《力与美》作品说明

      2016年6月,山东省东平县银镇西蜡山村20多名农民工在本村农民张玉华的带领下,来到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砖厂打工,他们的工作任务是把砖坯搬运到砖窑里烧制。作者见到他们时,正直盛夏7月,骄阳洒在地上如火似烤,这些农民工不畏酷热,装车卸车身手矫健,你追我赶,他们每人每天要搬运20多吨砖坯。砖坯掉落的灰尘与汗水凝固成一层泥土,布满全身,令人十分感动。于是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们的工作状态。特别是他们厚厚老茧像是铁钳般的手,用力时青筋暴起的前臂,充满了力量和自信。透过他们的手和臂,看到了劳动者的壮美和奋斗精神。我想这种精神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对话小编,了解更多





近期活动




1. 2024年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入会申请
2.  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3. 《摄影与摄像》杂志“特约摄影师”招募中
4.  庆“七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责编:闪中明
美编:马超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