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投稿优秀作品欣赏——​​​阿牛史日

点击关注
2024-06-26

  作者简介














阿牛史日,男,彝族,四川省美姑人,著名彝族学者,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凉山州拔尖人才。长期从事彝族文化研究,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尤其在毕摩文化研究领域有较高的造诣,编著有《大凉山美姑民间艺术研究》、《凉山毕摩》、《彝年》、《彝族格言精选》等,有专著获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在国家、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有论文被《新华文摘》辑录。多年来,立足于反映彝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坚持以影像记录彝人生活,上千幅作品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中发表,数十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




佳作赏析



《牛市上的老人》   阿牛史日/摄
2020年9月5日时逢凉山美姑县佐戈依达乡逢场,在市上见一彝族老人买了锅盖后在牛市上抽着旱烟转悠,其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于是立即按下了快门,记录了这幸福的瞬间。


《劳动者》   阿牛史日/摄

2013年10月1日,我随几位朋友到美姑县洪溪乡古拖村去拍摄,正逢两位彝族妇女在房前的坝上风燕麦,心想,这不就是世世代代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养育着我们的父老乡亲吗?她们如此普通,像一粒尘埃,甚至历史都不会记得她们,但却在这片大山里顽强地生存,不就是千百万世代生于斯长于斯,默默地奉献的母亲吗?于是立即按下了快门。


《母亲》   阿牛史日/摄

母亲的伟大不在于她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相反,千千万万的母亲,正是像她一样不畏艰辛,用自己顽强的生命谱写着一曲曲劳动者之歌,也正是如此,世界才变得更加美丽。


《割燕麦的老人》   阿牛史日/摄

我时常行走于乡里陌间,记录乡亲们那些朴实、微小、平凡的生活,想从平凡间找到不平凡,后来我发现是我错了,那些所谓的伟大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微小而平凡人的瞬间组成的,于是我坚决地按下了快门。


《家乡的市场》   阿牛史日/摄

冬天依然很冷,却挡不住同胞们赶集的热情。2015年12月的冬天,美姑县牛牛坝市场牲依然人山人海,然而我却选择了另一角落——牲畜市场,见此情景果断的按下了快门。


《致富路上》   阿牛史日/摄

2020年5月与一朋友上山拍摄一组新农村生活片,完成任务后行至美姑县天喜乡境,突然大雨倾盆,我坐在车上,看见几名彝族妇女赶着牛回家,感动之下果断下车按下了快门。


《雪山牧歌》   阿牛史日/摄

2013年12月15日,与几位朋友到美姑县洪溪乡拍摄,行至路途,大雪纷纷,行人稀少,到四季吉村外,路遇正好从村里赶牛出牧的场景。


《喂羊姑娘》   阿牛史日/摄

2017年正值凉山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时日,我与朋友前往美姑县合姑洛乡转悠,行致阶以四吉村时,见此场景,下车记录了此情景。


《彝家姑娘爱读书》   阿牛史日/摄

时值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2020年10月15日,我陪团委的朋友到新农村拍摄,行至牛牛坝移民集中安置区,见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亭中几名姑娘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于是按下了快门。


《未来》    阿牛史日/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教育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的希望。2022年9月随朋友到美姑县巴普镇中学,时遇彝族孩子随着科任教师走出教室,看他们整齐有序、精神饱满,心想这不就是祖国的未来吗,于是按下了快门。


《冬天赶羊人迎着风雪》   阿牛史日/摄

冬天赶羊人迎着风雪,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这就是我们的乡亲,这就是这片土地上执着的生存繁衍乡亲。2013年2月的某天,在美姑县城外遇到此场景,感动之余,果断地按下了快门。


毕摩》    阿牛史日/摄


《毕摩》(2)   阿牛史日/摄


《毕摩们》   阿牛史日/摄


毕摩群》   阿牛史日/摄


祭祖场毕摩》   阿牛史日/摄


祭祖场所的摔跤》   阿牛史日/摄


祭祖的毕摩们》   阿牛史日/摄


《诵经》   阿牛史日/摄


天菩萨》  阿牛史日/摄


天文法算毕摩》   阿牛史日/摄


喜迎祥》   阿牛史日/摄


葬人的天萨》   阿牛史日/摄


招魂》   阿牛史日/摄


招魂式》   阿牛史日/摄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对话小编,了解更多





近期活动




1. 2024年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入会申请
2.  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3. 《摄影与摄像》杂志“特约摄影师”招募中
4.  庆“七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责编:闪中明
美编:马超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