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投稿优秀作品欣赏——申林

点击关注
2024-05-08

作者简介



申林,201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摄影系,2022年学士毕业,同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像跨媒介研究

作品《消逝的地平线》系列入选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作品《疼痛感知》系列入选第三届武汉大学生艺术博览会
作品《龙川溯》系列入选第二届辽宁视觉艺术展及鲁美摄影馆藏展等
作品《另一个平面》入选第十一届学院优秀摄影作品展获得动态影像类优秀奖
作品《龙川溯》系列被评为第五届辽宁省摄影大展评委会推荐作品
作品《森林废墟》《另一个平面》参加上海三水art当代20艺术家个案展览
作品《光相》系列入选K11当代影像艺术展览等
参与省级科研立项课题项目——《影像跨媒介表现的当代性研究》
获得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佳作赏析


龙川溯》系列一    申林/摄


系列二    申林/摄


系列三    申林/摄


系列四    申林/摄


系列五    申林/摄


系列六    申林/摄


系列七  申林/摄


系列八    申林/摄


系列九     申林/摄


系列十     申林/摄


系列十一    申林/摄


系列十二      申林/摄



《龙川溯》系列 创作媒介:银盐及数字后期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非常重视对亡灵、祖先、鬼神的祭祀,正所谓“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祭祀活动很早就有,从“扫地而祭焉”的简单仪式,再到“封土为坛而祭焉”,再演化到“祭昊天于圆丘”,中国祭祀文化一步步走向成熟隆重。古文化背后蕴含的文明则时刻对后世产生影响,例如牛河梁地区的女神庙祭祀的女神经过考古学家考察极其可能被定义为中华民族的共祖—“女娲“。这两组作品都围绕家乡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进行多个部分递进式的创作及考察,创作背景在后人类主义的概念下进行讨论,以此来追问当下与历史的主体缺失。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对话小编,了解更多






近期活动




1. 2024年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入会申请
2.  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3. 《摄影与摄像》杂志“特约摄影师”招募中
4.  春光美 | 捕捉春天的色彩摄影作品征稿启事
5.  迎“五一”致敬劳动者——人文纪实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分享